“你粽有我,我粽有你”,前威省市议员赛夫融合马来粽和华人传统粽子特点,独创出独特的“马来西亚式粽子”。
曾担任市议员的赛夫,因此一职位开始频繁接触各族文化活动,他说,他是在一次因缘际会下,被委任担任一项裹粽子比赛的负责人,所以才开始第一次学习裹粽子,并深入了解端午节文化。
也因此,他发现了原来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华人传统美食”的粽子,其实和马来粽(ketupat),有很多共通之处。
“华人传统粽子和马来粽,主要原料都是糯米,而且都是以植物叶子来包裹后蒸熟,只是一个是外馅一个是内陷,和包裹手法不同。”
在灵机一动下,他决定研发全马人都能吃的马来西亚式粽子,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把非清真的粽子,变成清真。
———————
以仁当鸡为馅料
———————
经过考虑后,他决定尝试把原本的猪肉馅料,换成其他肉类,最终更选定极富大马特色的“仁当鸡”馅料,加上传统的香菇、咸蛋和栗子等,创出独有的口味。
“在学习和创新粽子过程中,许多华人朋友都不吝于教导我一些技巧,并给出许多创新点子,如把馅料换成花生和加椰酱。”
他希望能够通过传统美食的开放交流,能够让不同族群的人民,能够更为互相了解和体谅,就像粽子一样,只要换掉不适宜的馅料加上创新思维,就能制作出合乎大家口味的马来西亚式粽子。
“我从3年前开始,第一次在开斋节开放门户活动上,就尝试把“马来西亚式粽子”献给大家尝鲜,但大家都不太敢吃,因对粽子的既定印象太深,认为这是华人的食物。”
虽然如此,赛夫还是向大家介绍了粽子的由来,并解释这是他本身改良过及合乎清真要求的粽子,最重要的是,它和马来粽是如此相像,只是换了一个包法而已。
“我告诉他们,只是把沾酱用的仁当鸡加入粽子,并加上一些配料和香料,清真式粽子其实在邻国新加坡已有人售卖,但在这里反而难以见到。”
他是在今年行动管制期间,再度兴起包裹粽子念头,并把制作过程放上社交媒体分享,结果收到许多人私下询问如何购买。
这让他感到振奋,因这证明了大家还是能够接受不同的新事物,只要有个明确的管道和方式,打破固有思维还是有可能的。
—————————–
鼓励大家发挥创意
——————————
赛夫希望在未来,马来西亚式的粽子能够发扬光大,成为大马文化熔炉的又一铁证。
“不仅是我自己研发的仁当鸡粽子,其实大家也可以发挥创意,加入喜欢的馅料尝试,拿出除了传统之外的新口味。”
“点心最初也被认为是华人的美食,但在大家的推动下,如今点心已是马来人喜欢的潮流美食之一,可见只要打破这些印象,说不定这又是大家喜爱的新口味。”
据知,赛夫将于6月中,受巴当拉浪区州议员章瑛邀请,前往其在威中阿尔玛甘榜峇汝举办的端午节活动上,示范如何包裹其创新口味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