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罗布隆內河日前约有5000条淡水鱼翻肚死亡,环境局已进入垃圾场和内河取水化验以找出污染河域的元凶;爪夷区州议员孙意志吁请民众在当局调查期间勿前往垂钓或戏水,以免危害健康。
孙意志在接获槟城渔民协会樟角分部主席阿都拉曼投报后,于4月14日早上与环境局、水利灌溉局、威省市议员方美铼、王育璇、樟角渔民协会、樟角楣南乡委会主席杰根到浮罗布隆垃圾场毗邻的內河水泵站视察及了解情况。
他说,据了解,死亡的淡水鱼种类主要是三大类,即金凤鱼、河鱸、过山卿,普遍较受马来社会欢迎。在2天前,內河就开始有一些鱼翻肚的跡象,惟死鱼数量在隔天剧增。
“楣南一带并没有工业,因此排除工厂排污的原因。有关河流鱼只死因尚在调查中,环境局已前来取水样本及鱼尸进行化验,报告预计需一个月才能出炉。我也要求当局化验水利灌溉局从内河挖掘出来的淤泥,查看内河污染的原因。”
內河衔接登雅河,当內河水位高涨时,水泵站就会启动把水抽到登雅河再排出大海,目前渔民担忧的是內河的水被抽到登雅河,导致登雅河也被污染。
“樟角一带有1 1 3名渔民,捕鱼地点在內河和登雅河,为了避免登雅河被污染,我要求水利局暂时不要启动水泵抽水,以免影响樟角渔民的生计。”
威南水利灌溉局工程师扎希指出,目前是旱季內河水位很低,水泵不会启动,所以鱼尸才会堆聚在角落,只有在倾盆大雨水位高涨时水泵站才会启动排水出海。当局每年都会挖掘这条內河一次,每次费用20万令吉。
渔民协会樟角分部顾问阿都拉欣(87岁)说,1998年曾发生更严重的鱼群集体翻肚事件,当时的情况让渔民毕生难忘。在以往没有自来水年代,沿岸居民的饮用水都是取自内河,水源非常干净,但现在污染的情况让人担忧不已。
在孙意志的要求下,水利局在当天在垃圾场外的內河挖掘沟床,淤泥黑如墨令人咋舌。他也要求威省市政局严密监督浮罗布隆的污水处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