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老屋变剧场 “桥之事”述说姓周桥老故事

乔治市姓周桥老屋“摇身一变”为表演艺术剧场,前身为姓周桥民宿的门牌59A号老屋,如今在此屋主兼创办人周秀萍的改造下,蜕变为“桥之事”剧场“ (Folklore by the sea),透过”说故事“与表演艺术的方式,述说着姓氏桥发生的老故事。

周秀萍在推介礼受询时说,本身从小就在姓周桥长大,是居住在桥上的第五代华人,从小在母亲及长辈口耳相传的老故事中,聆听了不少关于姓氏桥的历史及故事,而这些故事应该被更多人听到。

”我在姓周桥办民宿已经超过10年,每到这里的游客都会好奇这里的历史与故事,而我则是一遍又一遍的述说,这让我灵机一动,有了将老屋转变为剧场概念,因为透过说故事的方式以及表演艺术,可以更快速及广泛的传播给更多人。“

她说,剧场的成立也是为了纪念母亲,而很多事情和故事是需要被传承下去的,因为这些大小事都是形成姓氏桥独有文化的点滴。

“很多游客对于姓氏桥的的刻板印象,就是姓氏桥是贫民区,这是让我感到痛心的,因为姓氏桥应该被推广为一个文化区,透过戏剧的方式来”讲故事“,会让更多人了解姓氏桥。

魏子森受《我们的姓氏桥》演员邀请进行“客串”演出。

 

彭加兰哥打区州议员魏子森说,一走近姓周桥门牌59A号确实感到非常”惊喜“,因为没想到海上的老屋也可转变为表演艺术剧场,这是非常好的倡议。

”说故事的的管道有很多种,从最早期的书写、到透过音乐及电影等的姓氏来展现,现在透过艺术表演的方式,相信可更有效的传达属于姓周桥的独特故事。“

“桥之事”透过图文并茂及说故事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姓氏桥历史。

位于姓周桥上的“桥之事”剧场可以容纳45至50人,目前所提供的节目包括了以图文并茂以及影片的方式,述说姓氏桥的历史,内容包括姓氏桥建立过程、早期姓氏桥生活与习俗,桥民的工作以及木屋的风格及维修等等,一切大小事物皆仔细讲解,势必让观众对姓氏桥有更深刻的认识。

90后制作团队透过戏剧方式,呈现姓氏桥的故事。

另外,由90制作团队呈现的“我们的姓氏桥”戏剧表演,3名90后演员全程以道地福建话贯穿于剧中,并讲述华人南来建立姓氏桥的艰辛历史、第二世界大战、我国独立以及到乔治市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的历程,透过幽默及生动的肢体语言,将姓周桥的故事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演员们不仅透过肢体语言表达早期华人的生活及文化,也穿插了福建话童谣,让观众对于本地俚语及语言特色,有进一步的了解。

与会者包括“桥之事”创办人陈国良。预知更多详情,可联络负责人014-2269548, 011-62462884或查询面子书Folklore By The Sea。

报导/摄影:冯芷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