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二手物品第二次生命 张媛钫为小孩灌输环保理念

Admin

她用巧手为废弃物编织“新生”,让人惊觉原来日常丢弃的垃圾,竟然能变成一个个美观的艺术品。

来自威南新邦安拔的张媛钫,从小对艺术深感兴趣,通过半工半读学习成才,最终开设了美术中心成为美术老师,绘画、手工艺品和黏土等都是其拿手好戏。

深具艺术细胞的她,在美术方面非常有天分,而她也不负上天恩赐,一直以来都以她的特长制作出一个个环保作品。

这些作品中,有些可用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则是艺术品,美轮美奂的外观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些作品都曾是垃圾桶中的“常客”。人们眼中的无用之物。

在常人眼中的“垃圾”,对她而言是宝贵的创作资源,其中心内许多的作品,如以丢弃包装袋或纸浆制作而成的各种篮子、贝壳锁匙扣、环保灯笼和花盆等,都是以这些废弃物制作而成。

她笑说,小时候家境贫寒,因此,从小就开始接触和使用二手物品,长大学习美术后,就想着怎么把这些废弃物变成有用的东西,赋予二手物品第二次生命。

“这样能够节省许多资源,避免浪费之余也响应环保,为地球尽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也正因为如此,她开始了以人们眼中的废弃物创作的路途,用完就丢的包装袋、报纸、杂志和宣传纸等,都被她回收并制成一个个作品。

“这也是我的美术中心有许多杂物的原因,这些都是我通过各种方式回收,然后制成工艺品的原料。”

=====================
环保工艺品也有价值

二手物品制成的工艺品也有价值,小巧的锁匙扣一般可售卖3至5令吉,而较大的工艺品如篮子最高可卖到数十令吉。

无论如何,张媛钫透露,由于全手工制作,简易的作品一般在2小时内完成,而部分复杂的作品,甚至需要数个星期完成,所以想要以此为主业显然不可能。

“这些二手物品需要进行特别处理,以塑料袋制成的篮子为例,首先要进行修剪、洗净、折成特定形状然后编织,再一个个组合起来,工序一点都不能马虎。”

=======================
不惧异样眼光

为了心中理念,张媛钫不惧部分人投以异样眼光,因为在她心里所要开设的,就是平民式美术中心,不仅教导美术,而且发掘心灵的美。

她指出,一些人来到其中心询问课程时,的确会因为中心内的这些二手物品而却步,有者更开出条件,要她清理这些二手物品,才会把孩子送来中心学习。

无论如何,她都坚持己见,反之更教导学生如何善用这些物品,以冀能从小灌输孩子们环保理念。

“如我们以贝壳作画并制成锁匙扣;在中秋节时,我们也用塑料瓶挥发创意制成灯笼,完成的作品小朋友都很喜欢。”

她希望通过美术传达这一理念,并且希望可以让所有孩子都接触到美术,而非只是家境宽裕者才能拥有的生活方式。

===============
义务指导乐在其中

为了推广以美术推动环保理念,张媛钫也接受来自各方邀请,现身许多工作坊和节目,教导民众如何制作环保手工艺品。

她说,出席这些节目都是义务性质,而她能够把这一手艺传播出去,倒也乐在其中。

她透露,出席工作坊活动不仅可以宣扬本身理念,而且容易遇上志同道合者互相交流,往往能够对其有所帮助,并发出创作火花。

“在众多环保活动中,最难忘的是应主办单位之邀,以电子产品、塑料品、电线和电板等制作而成的190公分高环保机器人。”

她笑说,未来也会继续这一志业,以推广节省资源和零浪费为目标,务求让大家都能认识到环保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