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正校历经13年的风雨路,终于在2011年成功渡海迁校,明德正校3机构对保住“华小一间也不能少”的坚持,让槟州首长林冠英也不禁感到敬佩。 槟州首长林冠英在出席威中明德正校扩建宏远楼基金联欢晚宴上表示,明德正校是一所不简单的学校,因为该校用了13年来迁校。 明德正校在1999年及2005年曾两度宣布获得迁校准证,却迁校不成,再于2008年3月之前高调宣布动土礼却又迟迟没有动工,使明德正校历经了13年的风雨路,才终于在2011年成功渡海迁校。从槟岛搬到威中,明德正校3机构对保住“华小一间也不能少”的坚持,令人敬佩。 林冠英表示,民联州政府在2011年了解明德校地局限与不足,因此积极协助明德正校获得土地,而威省市政局多次与Welcome Development Sdn Bhd商谈接洽,发展商也同意献出学校旁的0.6英亩土地。 “原本发展商建议献地予州政府,再由州政府转交学校,可是州政府决定省略中间土地转移的手续,由发展商直接献地给学校,让学生早点享受更广阔的校地和活动空间。” 他表示,槟州民联政府实行制度化拨款,把在良好施政省下来的行政开销,拨款给各源流学校。 “明德正校也于今年1月获得40万令吉的制度化拨款,成为众学校获得最高拨款的华文小学。州政府了解所面对的困境,因此州政府在过去的两年内批了20万令吉于明德正校,分担该校建筑款项。只要在州政府权限协助范围之内便提供最大的协助,捍卫华校也是州政府的责任,不管任何源流学校,都必须获得平等及同步的发展。” 明德正校工委会主席拿督方炎华表示,明德正校从槟岛迁校到大山脚百利镇3年期间,学生人数从2011年的240位,增加到480位,由于报读新生每年仅增,预计学生人数暴增,因此推动第二期扩建一座5层的宏远楼计划,增加18间新课室。 宏远楼预计300万令吉,该校董事部成员率先捐款,首批捐款多达108万令吉,并且感谢州政府制度化拨款40万令吉协助兴建宏远楼。 明德正校董事长拿督谢国培表示,明德正校从1945年创校至今,经历69年风雨,为了避免关闭而在迁移至威省大山脚,继续薪火相传。为原有校舍不复应用,将筹资计划兴建一座教学楼,同时取名为宏远楼。宏远楼是一座5层楼的教学及活动大楼,软硬体设备建筑工程费将耗资350万令吉。 他说,明德正校未来发展计划希望能够获得联邦政府的充分拨款,因为华校发展是我国教育体系一环,教育大蓝图也将归纳其中,是国家各源流教育的一份子,教育部应该公平分配,幸而州政府制度化拨款40万令吉,减轻董事部的筹款压力,及感谢州政府给与的全力支持,使到明德正校可以培育出更多国家未来栋梁。
教育
槟州政府今年拨出432万1000令吉给81间州内华小,其中4间是正在或即将兴建新校舍用途的学校,而大山脚明德正校是今年度获得最高拨款的学校,即40万令吉供扩建校舍用途。 槟州首长林冠英指出,槟州政府制度化拨款实施至今已迈入第6年,从2009年槟州分发制度化拨款开始至今,几乎每次都呼吁联邦政府实行制度化拨款,可惜联邦政府久久都没有行动。不仅如此,联邦政府还把去年拨作学校维修用途的华小拨款从1亿令吉削减至5000万令吉。 他表示,槟州政府注重人力资源的栽培,也珍惜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因此,从2012年开始拨每人200令吉回馈金给独中教职员,当时有364位教职员获得共7万2800令吉回馈金。2013年则拨出7万9600令吉回馈金给398位独中教职员,以感激及表扬他们协助州政府将槟城打造成为一个培育、提升、吸引及留住国际人才的区域中心。 “同时,槟州政府强调民主化教育,因此,不会因为部分的董事来自其他政党,而不拨款给该校,所以,州政府也希望联邦政府不要政治化教育,因为这样不仅抹杀莘莘学子的未来,还导致国家人材外流失。” 槟州首长林冠英于1月27日在出席制度化拨款81所学校仪式上表示,今年州政府将拨出432万1000令吉给81间华小,其中拨给正在或即将兴建新校舍用途的学校,共有4间华小受惠。大山脚明德正校是今年度获得最高拨款的学校,即40万令吉供扩建校舍用途。 在拨款中的83万1000令吉,是用在维修学校建筑结构方面,如屋顶、天花板泄漏、水槽破裂等;45万500令吉则是用作会构成安全威胁用途,如消灭白蚁及维修电缆等用途;20万5000令吉用作装置遮阳板等装修用途;95万7000用来维修学校设备,如维修厕所及沟渠排水系统;23万7500则是建设有盖走廊等用途;21万令吉用来维修篱笆、门、围墙等;47万6000令吉提升学校设备,如视听室、科学室、课室、食堂等;26万4000令吉用来购买用具如科学室用具,其他的用途是6万令吉。 他表示,和往年一样,今年度的制度化拨款同样是依据申请准则,以急需为优先考量。拨款除了以急需为主,同时也优先考虑郊区、微型华小及贫穷社区的学校。 他强调,教育是联邦政府的权限,也是联邦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州政府的拨款应被视为一个额外的协助,这是州政府对基本硬体建设及软体的需求,以及对整体教育的发展所作出的承诺与努力。 另外,槟州华教事务协调委员会主席章瑛行政议员则表示,目前仍有7间学校未获得拨款,原因是校地还未动工,因此把拨款让给更需要的学校,惟她补充,一旦学校开始动工,就可以立即向华教事务处汇报。 她说,今年的华教事务协调委员还加入了黄伟益和沈志强两位国会议员,以方便向国会处理州内的华教事务。...
为培养丹绒武雅区小孩子打羽球的兴趣,丹绒武雅区州议员郑雨周成立丹绒武雅区羽球班,让一些热爱打羽球的孩子们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羽球环境,同时也藉此推动健康运动风气。 丹绒武雅区州议员郑雨周在推介丹绒武雅区羽球诊所仪式上表示,羽球班开放给20名年龄14岁以下的小朋友参加,这同时也能够训练他们成为未来的李宗伟或者是国家未来的运动栋梁。 另外,丹绒武雅区州议员助理陈清和则表示,羽球班将在华人农历新年后正式开班,训练时间是每周三晚上8时开始至10时,地点是在丹绒武雅区民众会堂。 丹绒武雅区羽球班每月只收费10令吉,让有兴趣的小孩子能够报名,由郑雨周服务中心拨款聘请教练及准备羽球等所需物品,惟学生们需自备服装及羽球拍。 有兴趣的民众,可联络012-5830869,以了解更多详情。
马来西亚在近3年来诞生首位哈佛大学生,那就是现年只有20岁的槟城女生周诗韵,成为槟城之光! 来自槟城的周诗韵,在初中评估考试中考获7A,大马教育文凭考试考获9A+和1A,目前在吉隆坡泰莱学院报读国际文凭课程。她去年11月经过哈佛大学面试后,12月中获知被录取,今年8月将到该校就读4年课程。 为表扬周诗韵的卓越表现,以及于去年在世界GCEA水平中考获全球最佳成绩的谢宗延,槟州首长林冠英特颁发奖状及奖金给他们,并语重心长希望他们在学成毕业后能够回来槟城工作。 另外同样也获得首长颁发奖状的是谢宗延。他是在去年举行的国际普通教育高级证书(GCE)A水平考试中,考获8A成绩,目前在拉曼大学就读精算系,计划明年到外国留学。 林冠英表示,这3年来没有大马学生考入美国哈佛大学,但今年就有一名来自槟城的学生考入哈佛大学,这证明槟州人才济济,但是否能留住这些人才,却是另一个问题。 “因此州政府就要尽力留住这些人才,如果没有好好照顾他们,就没有办法留住这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