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公司员工遭诈骗逾7千 民众受促提高警惕免被骗

rptoz

 

警惕!即便能精准说出信息,也可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电话!

不法分子掌握准确资料,招聘广告公司员工黄燕群(50岁)遭遇电话诈骗,在短短约30分钟内,被转走7370令吉。

她于1月31日接到自称某电信公司职员的电话,表明政府提供电话费回扣,通过电信公司转给用户,因此索取银行账号和借记卡资料以便汇款。

由于对方能准确说出其一周前到电信公司付款的总额及日期等信息,令她信以为真,没想到却一步步坠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骗局。

“我是使用员工电话号码,一周前才和老板到某公司分行还账单,所以当对方能说出准确资料,我就逐渐放下警戒心。”

“实际上,整个过程前后不到1个小时,可能就大概半小时,我的银行户口就被转账7次,其中5次成功,共被转走7370令吉。”

她周二下午在斯里德里玛州议员陈汇萍的陪同下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谈及其经历,希望以此警惕大家,以免坠入骗局。

惊觉受骗后,黄女士马上联系银行,然而在挂断电话期间,对方还数次致电企图说服她。她随后到警局报案,同时基于怀疑电信公司泄漏资料,接下来也将向相关电信公司作出投诉。

此外,据其了解,银行需时约65日调查,还需客户自行跟进,令其感到失望,冀银行给交代。

rpt

………………………………………….
陈汇萍:资料外泄可向MCMC投诉
…………………………………………..

陈汇萍对黄女士的遭遇深表同情,至于客户个人资料外泄问题,也建议她向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投诉。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7000多令吉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原本是可用于生活开销,因此希望银行能有所交代,助力黄女士早日追回款项。”

她坦言,如今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她本身也曾接到自称是警方或法庭的诈骗电话,而根据警方说法,诈骗分子是可以复制警方电话号码,让民众看到来电显示时,会误以为是警局来电。

她引述数据表示,今年首15日,已有接近2000人受骗,涉及金额达9213万令吉,当中商业罪案为1918宗,电信诈骗案1654宗。

据警方数据显示,大马6种犯罪率最高的刑事诈骗案有:网购诈骗、澳门骗局、金融诈骗案、贷款诈骗案、工作机会诈骗及爱情诈骗。

……………………………………………
发现受骗请在24小时内报案
………………………………………………

无论如何,她感谢黄女士分享经历以提高民众的警惕心,同时呼吁大家若发现受骗,不要马上删除相关资料,并尽快在24小时内报案。

“民众也可浏览全国商业调查部诈骗回应中心网站(semakmule.rmp.gov.my),以查询对方的电话号码是否曾被举报,如黄女士接到的电话就有被举报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