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摄影展很特别,它不是展示沙龙照片,也没有壮丽风景及人物特写,而是用巨型照片,展示典型华人家庭客厅的玻璃柜⾥整⻬陈列着奖杯与奖牌,以及墙上挂着的毕业照。
对许多人来说,那都是平常不过的场景,但通过巨型照片带来的视觉震撼告诉你,那可是一家人的自豪与集体回忆的象征,让观赏者仿佛搭上时光机,回到当年的老家,或者能是夺得奖牌或光荣毕业的那一刻,反思家庭伦理与社会意义。
这场在槟岛理科大学举行的潘进国《金玉满堂》个人摄影展,即日起至6月28日,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至下午5点(公假休息)在该校的端姑法奥基雅博物馆与画廊(Muzium & Galeri Tuanku Fauziah)举行,入场免费。

潘进国受访时表示,其⺟亲从雪兰莪适耕庄来到吉隆坡养病,为了让母亲解乡思,他特地回到适耕庄⽼家,拍下神台上摆放着⽗⺟祭拜的神位和⼏个⼤奖杯,旁边玻璃柜⾥整⻬陈列着奖杯与奖牌,⽽客厅墙上挂满了7个兄弟姐妹的⼤学毕业照。这些物品都是上⼀代为教育牺牲的象征。
潘妈妈看到照⽚后感叹:“真媠”(福建话:真美)。“⺟亲虽未受过教育,却坚持让7个孩⼦完成⼤学学业,并叮嘱在她过世后,将⼀套⼩学校服放进棺⽊中。”
“那些摄影作品起初为已故⺟亲⽽创作,后来在与朋友交流中发现,许多⼈有类似的经历,我的作品逐渐超越个⼈记忆,我到各州,包括吉打、槟城等地拍摄朋友家的展示奖杯奖牌与毕业照角落,成为记录集体回忆与⽆私奉献之爱的载体。”

58岁的潘进国出⽣于霹雳州安顺,毕业于槟城理科⼤学工商管理,因为太喜欢艺术,常常跑去艺术系旁听,如今已是专业摄影师的他,创作聚焦于社会、⽂化与政治领域的价值与影响,作品富有思考性。曾做过数次的个展,也参与多项群展,他也是90年代活跃艺术空间Rumah Air Panas(1997年创⽴)的主要发起⼈之⼀。
潘进国在受到理大端姑法奥基雅博物馆与画廊前任馆长哈斯努教授的邀请下,前来办展览,他把个人摄影展命名为《⾦⽟满堂》,深刻探讨上⼀代⽗⺟为⼦⼥教育所展现的勇⽓、牺牲与坚韧,展现家庭伦理与社会意义。
《⾦⽟满堂》不仅是潘进国的作品展⽰,也向公众发出的邀请,⿎励不同背景和世代的观众分享他们的家庭荣耀与爱。开放征集照⽚活动将持续⾄2025年6⽉15⽇,观众可通过提交⾃⼰的照⽚与故事,向健在或已故的⽗⺟⻓辈致敬,同时也激发新⼀代反思家庭与社会价值观的传承。

今早举行的开幕仪式,由理科⼤学⽂学院院⻓穆希詹副教授主持,出席者包括端姑法奥基雅博物馆与画廊馆长特丽雅娜博士。

欲知详情可致电端姑法奥基雅博物馆与画廊 04-653 2483。
摄影: Alissala Thian